Posts

是禍是福 Curse or Blessing

 💚 去年八個月跟同學網上一起讀傳道書,結合平凡生活中得到啟迪。 什麼是禍?什麼是福? 老公兩年前正式得到診斷是柏金遜症,難得他正面接受,於是接受身邊有的資源,不斷經歷祝福。 1. 從來不願意做運動,於是開始學太極。 COVID的時候,和三四個男人在Zoom溝通傾計,每次傾完,覺得不大滿足,傾埋摸不着邊際,不埋身的話題,不過也繼續兩星期一次zoom. 後來,當兩年前一提到他的診斷到柏金遜症,其中一位,二話不說:「這星期五來我家,一對一,我教你太極。」於是每個星期五早上就如此了。 自己平時要練習才可以見老師囉! 2. 找到North York General hospital 的Parkinson Wellness program. 每星期二下午兩小時,進行八星期。還有一個專門柏金遜的老人科醫生按時候見他。今年這醫生又轉介他去這醫院的Day hospital. 上星期開始,一星期兩次早上兩個半小時。 我要陪同,兩三個星期感到是被困,沒有自己時間做自己的事。 是禍?  過了兩星期,體驗中間有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職業治療師,藥劑師,護士,康樂治療師,社工…這星期談到腦部需要運動,我得到啟迪。因我也慢慢衰老,不少時感到腦袋不願思想, 頭都實晒。我開始的小組亦慢慢撤退,其他人討論,我又不出聲,時常心想:「我的確是老了!」但這星期得到一個學習,就是腦部可以改變,腦部可以運動, 現時一個星期兩個早上陪應安在醫院,一同學習如何面對柏金遜症。起初覺得用了我很多時間,慢慢也感到我自己學了不少。 透過學新的事物,e.g. language, activities, recipes, 忽然得到啟迪,我又可以開展新的生活歷程了! 是福。 上星期見營養師,我告訴她: 應安吃餐,我們要安靜,否則他會choking. 她安排了語言治療師,昨天來家訪,(我們很驚訝這裏服務如此好,應安的幸福感很高!)她解釋了choking 和coughing的分別: Choking 是要馬上叫救傷車,因會有生命危險;coughing 是少少濁親。她教應安如何咀嚼和吞,細細啖,先是口腔濕潤,吃要專心,談到外出跟朋友邊吃邊談話,她不贊成,或者要先吃完才傾偈! 又愛吃又愛見朋友的我們,要如何調整! 我學到不少,因我不夠口水,較難吞嚥,現在知道如何處理了。 是福。 兩天前他見腦科醫生,有好消息,醫生說:他...

再見吧 Goodbye

Image
  記得去年六月,整個禮拜在橦景著一個狀態:「我是水」。 川流不息 細水長流 滋潤流過之處 那怕是小小的石罅 但我不能停留 亦不必回頭 我會向前 繼續向前

42 Anniversary 結婚周年紀念

Image
  42年不算長,亦不算短的一段路程,有走在愛情小徑,旁邊柳樹搖曳,蘋果樹成長健康,百花盛放小草青綠,藍天白雲,兩人拖着手情意綿綿。 有時遇着前路分叉兩人不同意見,各走自己的路,黃昏又死死地走在一起,內心抑鬱地進入夢厭。 有時兩人走到前面有斜路,彼此扶持,你拖我一把,我拖你一下,氣何氣喘走上小山坡,一同看見前面,瀏覽景物,實在舒暢。 自從1月23號回來多倫多,經過十天的時差適應,開展執屋預備賣屋的過程,多少艱難,嗌交,煩惱,冷戰,安靜體會,上天差派天使幫忙我們一同經歷主的恩典,到今天我們坐下來在數算祝福。 如果我最初一煩惱,就想離婚的思想真的實踐,就沒有這個旅程經歷了。  矛盾,不同意見,炆憎,如何渡過,如何體驗矛盾帶來的成長,對自己的認識反省,體驗上帝創作愛的意思? 其實「愛」是很難明白的。哥林多前書13章: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此刻略有體會。                                                                    2025-03-13

處理舊事 Moving Home

Image
過去五天都在執拾舊事。 3月3號將最基本要用,將來去新屋住的東西搬去貨倉後,留下來的過去舊事,用五天在困難中處理。 這是什麼東西? 全部都是我的東西。幾次搬屋執拾,沒有時間處理就堆在一起放在盒內。第二類就是我實踐 3 R遺留下來的困難。 若我選擇的生活,買回來的東西塑膠包裝馬上掉進垃圾桶,就沒有過去五天的困難。 若我沒有分類,留下來想再用的塑膠包裝,我就不必經歷過去五天的困難。 但是我以個人的力量面對這個龐大的食物工業,充滿塑膠,為了方便,犧牲我們的健康的社會生活方式,結果我失敗了,我將儲蓄起來的,幾分鐘就倒進垃圾桶,過去10幾年每次沒有把塑膠包裝掉進垃圾桶,我卻儲蓄起來,慢慢堆積在一個大盒裏, 現在完全沒有精力再處理了,趕着搬屋了,1分鐘把它掉進垃圾桶。 無奈。 雞蛋能夠跟高牆閗嗎? 好啦好啦,不是個人的力量,讓我們聯合起來,讓我們團結,讓我們一起做吧! 我苦笑一聲。我嘲笑自己。 由2015年開始,我認識到氣候暖化的問題,10年了,跟別人講了很多了,又成立了保育大地了,來到我個人生活又如何呢? 讓我停留在這個哀慟,難過,無奈,唏噓的傷感情懷裏一段時間吧。若我跟別人傾訴,一定有很多建議,安慰,過去五天我也想到不少策略痛改前非,將來生活如何組織如何清潔,改善習慣等等。 但是,就讓我哀慟一下,停留在這個無奈悲痛的感覺裏,沉溺一下吧,就讓這個悲傷感受陪伴我一下吧。 昨天禮拜六,早上大女給我短訊,邀請我共渡午餐,休息一下,我婉拒了,因為我要專心繼續執拾,晚上必須全部清理,要交給朋友來處理牆壁,女兒說帶外賣來,我馬上說:「這挑起我的傷痛,我不能容許塑膠東西入我的家了。」 昨天早上應安去士嘉堡宣道會講座完了,一位女士送給他一個零食,應安說這位女士也請我吃,是一個杏仁卷甜品,我馬上拒絕。今早他攤開來,一個包裝裏面還有一個透明塑膠盒放着兩個三吋×1吋的杏仁卷。 我能夠做到的是拒絕,但我沒有建議。我自己不買,也叫別人不吃嗎? 我能夠搬去荒山野嶺,自己耕田,自給自足? 體力何來?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是從創造天地萬物,美好世界的上主而來。我缺乏智慧,求厚賜萬物的上主憐憫。 我為何哀悼,失去什麼?我需要哀悼? 我做3R 不成功,沒有這個成功經驗跟別人分享,我要哀悼。 若果我做得好,我到處分享,別人就讚我喎,我就得到獎賞,不是從上主來的獎賞。 觸摸內心… 不過,我的確看見世界是...

終於 Finally

Image
  努力到第三次,穿耳終於成功,可以戴上等候我很久的朋友了! Eight months ago, I got this pair beautiful folded crane earrings.   (英文翻譯後尚有珍貴中文介紹) 感激 星島記者訪問May Yu and 先天弱聽攝影師Casey, 我才知道去年四月認識的新朋友 May ,她所疊的紙鶴耳環有這美好的回憶故事,這星期又能認識從香港來的朋友Casey 了,多倫多的確增加了不少活力,多謝你們。 The Lunar New Year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and many Chinese communities are eagerly preparing for New Year markets. Among them are immigrant artists from Hong Kong, hearing impaired photographer Casey Chan; May Yu, who previously worked as a lecturer in the English department at a university in Hong Kong. This February, they will collaborate at the LunarFest New Year market, selling postcards and handicrafts to share their immigration stories while also engaging with the community to explore the narratives of separation and reunion. **The Camera Quietly Records the World** Casey has hearing impairment due to a genetic mutation and has been unable to hear since birth. Even though doctors implanted a cochlear implant in his left ear, he still lives in...

「素食者」 “Vegetarian”

Image
  終於找到了。 獲諾貝爾文學獎「素食者」乃南韓作家著作。 Literature Nobel prize “Vegetarian”. 去年10月中回到香港,馬上到公共圖書館申請借書證,想預約這本書,我排到147 位,我1月7號離開香港時,是否能夠輪到我? Yes! 1月4號輪到我,馬上從 中山三鄉 用了3小時乘車去香港,到圖書館借此書,高興極了! 精彩! Breathtaking! My husband read as well and agreed. 有吃全素的朋友看了網上試讀部份,不想再看下去,若果吃素像這書的主人翁弄得身體如此消瘦,營養不良,使人對吃素很反感! 我看作者不是要鼓勵人吃素,是有更重要的說話要跟這個世代講,我也好想找到知音者⋯⋯

重訪台北 Back to Taipei

Image
  兩個月前我說過一定要 回來 ,只過兩個多月,公園的「外衣」換了新裝。不過我們只是隨便走走,做少少運動,去優雅的餐室吃個簡餐,心裏惦念著圖書館裏的「良伴」!  Again, the I really miss the Chinese books in the public library. 曾閱讀齊邦媛的《巨流河》談到朱光潛對她文學的影響,今天終於追蹤到他著作的 《文學與人生》,看到不知時間過,後來老公說:「你的15 分鐘為何跟我的如此大分別?」 被台灣的一個人打電話來驚醒了,很高興當時電話沒有電,好藉口不接。 可否讓我這16天,有些「退修」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