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斗叔」
第一次認識「斗叔」是1973年9月入中文大學,第一次參加中大團契聚會。他名字錢北斗,是當時FES大專學生福音團契的導師. 那天他分享「小組」的重要。 第二個記憶是他教我們「小組福音性查經」,邊講邊做,我們又在實習,適當時間他又回應,當我在外帶小組,有問題,回來又問他,他放手我們走兩步,又拖着手行前一步,似孩仔被daddy 帶著。 另外一個回憶是1982年,我在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當宣教師,「斗叔」被邀請向所有同工分享,耶穌的門徒訓練: 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帶着12門徒到各城各鄉,宣講、醫病、趕鬼。耶穌的三重職事,如此訓練門徒。這是斗叔的研究論文及實踐。 從此我清楚,訓練門徒不是單講道,身心靈有病的陪伴, 社會制度不公義,捆綁人性,(註1)需行動 。門徒看見耶穌醫病趕鬼,就明白他所宣講天國的是什麼意思,門徒也學醫病趕鬼,有問題又回來問老師! 單單講道係唔work嘅! 1991 年在多倫多,原來斗叔一家人是鄰居,他帶我看後院,剪的草和掃的葉都收在一個大「木籠」,是他用約30 條長木板釘的,又告訴我什麼叫廚餘,笑談他每星期拿出去的垃圾,就只有輕輕的半個小膠袋! 過兩個星期,他來我們的後園,拿著泥鏟,柄長像我身高,他把鏟向草地一插,一腳狠狠地踩在鏟上,使它插入泥土更深,他屈膝彎腰,一大片泥加草鏟出來了,如是者和我老公合作,一個下午開了一塊田,我和女兒四歲和六歲,睜圓大眼看着他們,噢,不久長出的蕃茄仔,我們學懂新鮮蕃茄是這樣長出來的。 Learning by doing 是幼兒教育的基本概念,原來是門徒訓練,耶穌遠在2000多年前已經示範啦! —————— 註1 馬可福音 5:1-12 節。那人被鬼附着,傷害自己,也不明白為何?別人要用鐵鏈捆綁他,耶穌趕鬼,釋放了,他明白過來,回復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