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是我的摯友

 


「感受」是我的摯友

梁陳爰珍

失去活力 沒精打彩

這篇稿特別難寫,我找不到原因,老編十二面金牌傳來,我仍是沒有動力去完成。為什麽這樣懶?答應了在十月十日前交稿,今天已是二十日了!特意安排一天不返辦公室,在家專心寫;可是縱然沒有工作「在身」,仍是沒有動力。寫了一段,又回復懶洋洋的,不知道平時的活力跑到那裡去?又想到從加拿大返香港,很快就在城市大學得到教職;教「社工輔導」是我的理想,上帝為我預備的實在無微不至,應該每天滿懷感恩,熱誠生活才是。為何現在沒精打彩?況且我身為輔導員,應該懂得自處才對責備自己

感受壓抑失連無助

外子返回多倫多與女兒過感恩節,為免他擔憂,當他打電話來問候時,我就告訴他:「I am fine!在這裡樣樣都好。」真要命!掛上電話後,我坐在椅子上發呆,到底發生什麽事他是我的至愛,但我跟他竟是「失連」的 (disconnect)!我將感受壓抑,沒有向他表達,結果我就變得更加孤單和寂寞!

    是啊!我感到孤單、寂寞、苦悶。為什麽呢?因為我需要同伴、需要樂趣、分享和分擔。正因這些需要都得不到滿足,以致我有這樣難受的感覺。

滿足需要 就有活力

  

  感謝神!我終於跟自己「結連」起來了!當我找到自己的感受,就明白我此時此刻的需要了;我必須採取行動,去滿足這些需要。於是,拿起電話告訴外子我此刻的感受,話匣子一打開,二人傾談了一小時。不知

何時,我和他都在電話中大笑起來,彼此都在享受的歡樂聲中掛線。此時,感到愉快、歡欣,因為我得到同伴、樂趣、分享及結連,隨即充滿力量,馬上完成此稿,及時傳送出去。當然,想起讀者可以分享善解溝通的好處,我「貢獻」的需要又得到滿足,內心就更感欣慰,自然也更活力十足了。

    「需要」是生命的源頭,滿足了需要,生命就有活力。能夠留意我自己的感受,就找到我的需要,這才就能採取適當行動。

感受詞表達

    所以我說「感受」是我的好朋友,不要拒絕或壓抑,多接觸自己的感受,就能與自己結連。當你能表達感受,就能與別人結連;這樣,也能助我明白及聆聽別人的感受。

    所以多一些感受的詞 (vocabulary)有助你接觸及表達你的感受以下供你作考及選用

當我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我感到...驚喜、開心、感激、感動、有生氣、舒服、安心、安樂、安慰、輕鬆、好奇..

    當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我感到...憤怒、生氣、緊張、焦慮、困擾、煩惱、吃不消、矛盾、牽掛、憂慮、難過、傷心、痛苦、沉悶、困惑、孤單、寂寞、辛苦、疲累..

付出努力誠意代價      

這兩、三年來,因我的家庭面對變遷而出現或多或少的衝擊;適逢當時多倫多的第一位華人「善解溝通」註冊培訓師Henry Wai,剛從英國深造完畢回來,非常感激他的悉心指導,我與家人一同學習,努力實踐溝通,以致可以互相支持。此外,勵智坊的方瑞芬博士也透過細心的聆聽、瞭解、支持,時刻給我適切的啓迪;他們都成為我學習面對中年挑戰的重要導師。

導師。


 
  回望學習善解溝通,與摯愛結連,一同成長,均需要付出努力、誠意及代價。雖是如此,我仍然覺得是值得的。

 

 

摘自 : 號角月報(加東版)2006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我們的舞台 Our Theatre

Vitality 生機

洗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