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ne, 2023

平安抵家/加

Image
  2023-07-01 零晨 六星期前離多城,多謝 Moni 將一滿袋的口𦋐及快速檢測pack 送給我,珍惜著,好好使用,現在最後一個口𦋐回來。(用剩一些送給台北朋友) 是,是多倫多。 快速檢測, 一條線,只有感恩! Survived! 「明年十一月再起行。」我興奮地叫出來。 「有點壓力!」老公說。 OK, 先睡覺,繼續發夢。

三芝區

Image
  遠望三台 windmill 用以發電。在台北再向北坐車一小時,今天熱,全身汗呀,油呀,帶了孫仔的長全棉毛巾,真好。在海邊涼亭,有涼風,舒服。 他的小籠包皮薄,紅豆容很多。吃不完,紙盒打包。欣賞那個用紙造的環保外賣盒,說明用料及健康之道。

洪範

Image
  終於去到洪範書店出版社,不是門市。 這次來台北,其中一個心願是找西西的散文集,先到台北車站的「誠品」,原來已結束營業,是疫情的影響啦!沿着地下城向中正區早15分鐘,再上路面非常繁忙之處,經過五層扶手電梯很多時裝手袋飾物部門,終於另一間「誠品書店」,各種各類的書,我已疲倦,問職員,一本西西的書也沒有。失望。 「台灣不夠文青去撐起多一些書局?」老公感嘆。 唯有努力直接找洪範書店,西西的書都是從這出版社來的。 按門鐘,踏着舊樓石梯級上二樓,和善的職員劏開那粗重的舊閘,歡迎我們進去,找兩張椅子,那可以坐10個人的長方形枱旁坐下,雖然台上一半是堆着書本,我們有足夠空間慢慢看職員拿給我的西西寫的散文,小說。 「我年青時,洪範書店有一很寬敞的門市部。」老公說。 沒想到我能有此收穫,我這個「西西」粉絲,充作文青吧! 離開時看見牆上這留言,影相紀念。

看書嘆茶

Image
  「讀派」是這書室的名字。 早餐完,繞着酒店走一個圈,橫街發現了這富台灣特色的書室,可以看些台灣本土歷史,文化,風俗,童謠,原住民生活歷史,這40年多台灣年青人本土人物故事研究,又有如何保護環境,種子如何成長及保護,很有意思。今天要再去。 手採四季春 台灣茶。是烏龍茶的味道,香。 「左轉有書」這書室名字,吸引了我轉入這橫街。 兩間書店都是同一個老闆。有人告訴我。

誰對地球友善

Image
                      新台幣$75 第二天在台北了,早上吃完豐富自助早餐,沿着酒店行一個圈,中午時份了,很熱,返回酒店,第一個感覺就是很涼快,舒服,是冷氣囉。 行這個圈看到不同等級的食肆,後巷街邊的,我根本不敢去試,怕不衛生,也沒有冷氣。 其實,我這個中產人士,有點錢,是屬於用很多能源的一班人,浪費? 是。 若要做環保教育,不要告訴基層去吃有機食物,去實踐3R. 他們早已經如此地慳儉,保護地球。 誰在踐踏地球,浪費資源?是我這個有些錢可以用的人!

平安抵台

Image
 

再見 See ya

Image
粉嶺和合石東翼  像一本書向着天  這設計是得獎的 Garden of Remembrance in Fanling HK 我喜歡中文這句說話,跟朋友、家人相聚,離開時說:「再見!」好像是信任將來會再見。 I like this Chinese word, “see you again” when saying goodbye, seems trusting that we shall meet again.          Song: Wayfaring Stranger by Andy Griffith 父親節晚上,去六弟的家吃晚飯,牆上掛著他的遺照,晚飯後27歲的細佬對着電視機坐著,六嬸選播他習慣看的健康舞,鼓勵細佬跟着跳,原來六弟每天晚飯後都和這兒子一起跳舞,這晚他沒有跟著音樂舞動,六嬸說他這幾晚都望着牆上的爸爸照片。 老公站起來,作狀跟着音樂跳,伸出左手拖細佬,細佬站起來跟五伯父跳舞啦,眼睛凝視五伯父,裂開咀笑,伸出另一手拖五伯父的右手,於是兩人兩手都拖着,十指相扣,跟着音樂搖動。 六嬸說:「細佬可能以為五伯父是他爸爸。」是,他們兩兄弟面孔很相似,從小一起玩,六弟買了新鞋回家,五哥穿了一天,變成臭鞋,六弟說:「這對鞋以後是你的了!」 My girls, here is what happened on Father's Day.  In the evening, Dad and I went to Uncle 6's home. The photo of him hanging on the wall was the one used at his funeral. After dinner, the 27-year-old 'boy' sat in front of the TV. Auntie 6 chose the aerobic dance that he was used to watching, and encouraged him to dance along. She said that Uncle 6 usually danced with him after dinner. But now, he has been just sitting on the s...

松子

Image
  松子,南瓜子,pecan, 黑蒜多士。 種子是從加拿大帶回來的,隨身帶着健康的蛋白質,不必周圍搵嘢食。 黑蒜是從北角馬寶道琴行街買的。那天在觀塘換領身份證,坐船到北角,老公對這條舊街很熟悉,幫他皮鞋打鞋掌的是一位名叫「容姊」的師傅,皮帶加了兩個窿。買了五件菊花牌背心、為孫子買了10條全棉手巾仔。 麵包是四天前,跟舊同事在金鐘廊吃晚餐剩下的,仍保持新鮮味道。 吃松子,想起母親。她特別愛吃這種子,她在邁亞美跟阿哥一起住的時候,阿哥買餸回來就帶着一大包松子,她又笑了,露出金牙! 食物把我與離世的母親結連,溫暖我心。 ( 回憶錄  頁41) 能打發老公自己去旅店餐廳吃早餐,享受獨處。

還有多少

Image
  回香港差不多一個月了,今天才有時間親自上基道書樓看我的 回憶錄 實體書,見到只有少量放在架上,如此暢銷?看見職員忙碌,不好意思打擾。 以作者身份,親筆簽名,榮幸! 位於弼街的基督教大樓10樓,看見這書室比我想像中寬敞得多,感恩。

扒龍船

Image
  10幾年沒有親眼看扒龍船,今年住在城門河畔,算是巧遇。 聽到中國樂器,親切。噢,開始時是嗩吶的演奏,會心微笑! 可惜手機錄影慢了…

哀悼

Image
  終於去到「一拳書館」找到西西這本書。由去年10月西西離世,我就開始追踪這書,尋找的就尋見! 若在香港時間多一些,我會常在這裏打躉,太多我喜歡的書在這裏。 書館裏有一個空間可以圍坐,我想像有一天,我會坐在那張高櫈跟讀者對話,談我本 回憶錄 。

Image
  這樟樹被選為受保護名樹古木,在大埔墟火車站行5分鐘可達的綠匯學苑裏面,今天才知道朋友放衣服的樟木大箱,是這些樟木造成的。 感激加拿大好朋友 Iris 在電郵提醒我,香港好友 Selina 陪伴我找這學苑。 50分鐘導賞,原址是大埔墟舊警察局,心裏面一直在計數:1898+99 = 1997。 為何當時英國人選大埔墟開展,為何建築物屋頂是華南式的瓦片? 又裝置雨水渠,報案室警察幫辦座位後面有壁爐,我腦袋裏出現一幕一幕殖民地的開始。 旁邊一片地種植各種香草,在素食餐館親嘗紫蘇梅子茶,梅子是這慧食館自家浸製,閉上眼,感覺那味道,附近嘉道理農場提供農作物煮素菜,減碳,食得好。 回想兩年前在保育大地120,想開展 「食得好」的工作坊,為何不能推下去? 我好想在這裏住宿,學煮素菜,如何種植,才從頭開始說,「要食得好,對自己健康,對地球健康!」 不知時間過,下午五時閉館了,在外面慢慢走,細聽Selina分享,她不會叫人做 spiritual directee , 而是spiritual companion。 嘩,這時的涼風是一份溫柔的禮物。 才發現有另外一棵更大的樟樹。請 Selina 幫我拍下,傳給在溫哥華的女兒,「Pacific spirit Park 有哪一棵樹如此巨大?」

到了

Image
  見到擺放我書的攤檔,一位社工買了,大家同行,份外喜悅。 回港踏入第25天了,今天見到2006年返城大教書時的舊朋友,新成立的志願團體,年青的一輩有幹勁,我吸收了他們一些活力,身體裏有些想舞動的能量…

無懼風雨

Image
  昨天香港下着黃雨,坐地鐵的時候,已轉為紅雨警告,我卻不動如山,照舊向荔枝角進發,為要見我的重要親戚,好想傾吓心事嘛! 我早有準備,有這個裝束,雷雨都不怕! 這個雨衣是四年前在國內買的,印象中是肇慶,當時看見很多人踏單車或開電單車,下雨時穿着這些沒有手䄂的雨衣,整個斗篷過膝,吸引了我的眼球。 買,現在大派用場!

回憶錄在書展

Image
我的書於今、明兩天在 ELGBT Ally 文化節展銷。 朋友傳來這相片,知道後決定明天親到現場,「要作者親筆簽名嗎?」 單單想像一下,身體已經飄到天空中…  

祈禱要小心

Image
  回憶錄  121 頁「神啊,求祢給我一個同志做朋友。我只求一個!阿們!」 135頁: 接下來這十年,天父真是為我帶來好多同志朋友…天父真是很偉大的,祂聽我祈禱是超過我所想所求。 今天翻開電子版這一頁,看着這彩色的劇照,張開的口型,充滿期待的眼神,我知當時我在說:阿(們)。 出於真心的祈禱,是一件危險的事!

過去或是未來

Image
  讀小學時,很喜歡沿途執地上的雞蛋花,我喜歡那清香,在還未凋謝時,夾在書本保存,此花在香港這時候盛放。 後面這地圖吸引了我的眼球, 上月離開多倫多 時,跟太平洋做了朋友,已經跟女兒們分享了我的心願,那一天交給這把我的過去和現在結連起來的朋友。 今天跟Selina 及Whitney 相聚於錦田匯動青年館,說不完的話題,自由空間,喜悅,舒懷。

皺紋

Image
  聽說這本書,有不少基督教書局已經下架了,我有幸在此買到,拍照留個紀念。回家看到自己面上充滿皺紋,盡量轉移注意力,看那傳出帶着感恩的微笑。 上星期終於有機會去換領身份證,職員影兩張相片叫我選擇,無論如何都選唔落手,上一張下一張,我眼睛又上又落,我都很多皺紋, 不能耽誤職員時間,終於選了一張眼神傳出曈景將來、顯出希望那一幅 😄